伊莉討論區

標題: 揪出寶寶玩具的隱形危機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lohh65    時間: 2016-5-6 10:04 AM     標題: 揪出寶寶玩具的隱形危機

三歲以下的寶寶,玩起玩具可是從來不按牌理出牌的,為他們選購玩具時,家長先要了解會造成哪些危險,才知道該怎麼挑?

把拔的書桌上擺了一副新玩具,是一種「抒壓」專用的強力磁鐵,心情不好的時候,可以拿來組合成方塊、金字塔,或任何立體的結構。未滿三歲的阿弟有時候會爬上書桌,摸摸不同顏色的原子筆,有時候也會拿起磁鐵把玩。把拔很細心,把剪刀等尖銳物品收在抽屜,但其他看似安全的東西,就留在桌子上了。
有一天,阿弟跟媽媽抱怨肚子痛,沒多久之後開始劇烈的嘔吐,媽媽眼看狀況不對勁,趕忙送孩子到兒科急診就醫。醫生看見阿弟的肚子鼓脹厲害,安排腹部X光檢查,竟然看到肚子裡有五粒金屬球黏在一塊兒,像隻毛毛蟲似的卡在腹部正中央。「這是什麼?」醫生指著X光片上的「蟲子」詢問媽媽,媽媽搖搖頭,回頭看爸爸,爸爸立刻想起家裡桌上擺的強力磁鐵金屬球。
這是美國兒科醫學會這幾年的警告:絕對不可讓三歲以下孩童接觸強力磁鐵,因為吞了兩塊下肚,就有可能把兩段腸子吸在一起,造成腸阻塞,甚至潰爛穿孔,八○%要以胃鏡手術取出。
避免直徑小於三公分零件
三歲以下的兒童,玩玩具從來不按牌理出牌。他們喜歡把玩具放嘴巴,啃啊咬的樣樣都來,還會用力摔在地上,測試玩具的堅硬程度。家長不可能二十四小時盯著孩子不放,而事故又總是發生在意外之時,因此世界各國的玩具安全檢核,對於三歲以下的玩具,一定是特別嚴格。當然我們身為家長的,也同樣的要有所警覺。

人類的嘴巴通往兩根管子:氣管與食道。當寶寶將玩具放入口中,常發生的狀況不是卡在氣管造成異物吸入,就是卡在食道造成潰瘍。而要避免事故傷害的發生,「零件的大小」絕對是最重要的關鍵。
一般來說,三歲以下的兒童玩具,不應該有直徑小於三公分以下的零件,包括使用的電池;因此,如果有某幼兒玩具使用的是「水銀電池」,肯定不合格。水銀電池若卡在食道裡,比吞入其他任何小零件都要悲慘,因為電池不只是阻塞,還會「通電」,一小時內就可能腐蝕黏膜,是另一個兒科急症。
除了水銀電池,其他玩具吞進食道雖然也十分危險,但還算是好處理。然而寶寶如果把玩具放在嘴巴裡,剛好用力吸氣,零件一個不小心會跑到氣管,那可就麻煩大了。
曾經有一次,來了一位兩歲半的小男生,已經反覆咳嗽一週,氣喘吁吁的,還有輕微發燒。胸部X光片看起來就像是肺炎,醫生也用肺炎的方式施打抗生素治療,但就是不見療效,病情還更加惡化。直到某天有經驗的老醫師路過,提醒「異物吸入」的可能性,找了耳鼻喉科醫師用氣管鏡探查,從支氣管夾出一顆BB彈,病情才真相大白。
當醫師回過頭告訴家長是孩子把玩具嗆入氣管,大家都很驚訝,完全沒有任何印象。
剛才說直徑三公分以下的小零件,容易被寶寶吸入或吞入,不過很多零件並不是圓形的,不知道直徑該怎麼計算。事實上在玩具安檢時,是有個特別的圓柱形小盒子,底部直徑三‧一七公分,高度一邊五‧七一公分、另一邊二‧五四公分(見下頁附圖)。只要能塞進這個盒子裡的零件,都有被三歲以下幼兒吸入的可能性,列為檢驗不合格;若沒有標示清楚適玩年齡,就不能上架販售。

當然一般家庭不會特別去買這樣的小盒子,所以有個替代方案:利用捲筒衛生紙中間的圓洞。捲筒衛生紙中間圓洞的直徑大約三‧五公分,如果某個玩具零件,不論轉任何方位,都可以任意穿越捲筒,就表示危險,不適合放在三歲兒手部可及之處。大家可以用這個粗略的方法,篩檢家中任何擺飾與文具等物品,看看是否對幼兒有潛在吸入窒息的可能。
萬一您真的發現家中寶寶發生異物吸入,必須趕緊施予「嬰兒哈姆立克急救法」:用手扶住嬰兒臉部,小心放成頭下腳上、傾斜約二十度的姿勢,另一手輕拍背部五下;再將嬰兒翻回正面,用中指按壓肋骨中間五下,重複直到拍出異物、恢復心跳呼吸為止。有關詳細姿勢,可上網查詢相關影片。
除了吸入、吞入,玩具的危險還包括割傷。劣質的金屬或塑膠玩具,可能會露出尖銳的邊緣,若幼兒動作粗魯,很容易造成事故傷害。嘿!只是玩具新品沒有尖銳的邊邊角角還不夠。我曾經替孩子買便宜的玩沙用具,小水桶、小鏟子都沒有什麼鋒利的邊緣;但玩到盡興時,不小心一腳用力踩下去,馬上裂開,露出尖銳的利牙,十分危險。因此三歲以下的玩具要通過安全認證,經過「摔、壓、扯、扭」都不會被弄壞,才算過關。
嬰兒螃蟹車其實惡名昭彰
三歲之前還有一個惡名昭彰的危險玩具,就是嬰兒螃蟹車。才前一陣子不久,在廣東東莞一名十個月大女嬰,使用螃蟹車,從四級台階上摔至水泥地面,造成腦出血昏迷。國內也曾有因螃蟹車翻倒,嬰兒頭部栽進廚餘桶中,導致窒息死亡的悲劇。

全世界的兒科醫學會都已基於安全的考量,明文禁用嬰兒螃蟹車;其意外事件小則夾傷、跌傷,重則墜落、窒息、燙傷等。兒童發展專家也已經證實,嬰兒螃蟹車對學走路毫無幫助,反倒可能暫時性影響幼兒步態,使得會走路的時間延後幾週。雖然各路專家都呼籲其危險性,但可惜法規仍未禁售,加上親朋好友可能會把舊的螃蟹車轉贈給新生寶寶,因此還是要再次提醒大家不要使用。
最後一個把關的重點,就是塗料上的塑化劑與重金屬了。這部分基本上家長很難施力,只能相信認證的機關替我們把關,將有毒的玩具篩檢出來,保護兒童的健康。
上述所有包括小零件、尖銳邊緣、過長的繩子、塑化劑以及重金屬等,都在CNS(國家標準)安全檢測範圍。為三歲以下孩子購買玩具時,請認明CNS箭頭的標章;如果不放心,進口玩具也都有國外的認證標章,包括歐盟的CE標章、美國的ASTM標章、英國的小獅子標章等。總之,標章愈多,安全就愈有保障。
7大提醒,挑選玩具更放心
1.選擇適合年齡的玩具。千萬別自作主張,高估孩子的能力。
2.注意玩具的品質,小心鬆脫的小零件。
3.注意尖銳的邊緣,或是否有掉漆的現象。
4.小氣球不適合3歲以下的寶寶,若吸入氣管不堪設想。
5.發射型玩具不適合4歲以下的寶寶。

6.玩具繩長不可超過30公分。
7.注意塑化劑毒與重金屬毒,並認明各國安全標章。
利用測試管篩選不安全零件
只要玩具零件能塞進直徑3.17公分的小圓筒,就有可能被3歲以下的幼兒吸入。家長可利用捲筒衛生紙來測試,只要零件能穿越捲筒,就不適合放在3歲孩子可拿到之處。

作者: linus1214    時間: 2016-5-8 07:24 PM

有小孩子的地方真的半點馬虎都要不得呢!




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(http://www.7.eyny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